top of page

連結「內在小孩」(下篇)





讓我們一起連結被遺忘的「內在小孩」

我們是否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連結那深處的「內在小孩」?以下提供一些方法,讓各位讀者可嘗試初步走近那「內在小孩」。雖然不能一步到位,但也是展開自我探索的起點。



1) 寫下你的童年故事/ 繪畫「家庭圖」

仔細地回憶,在你有意識後所記憶的童年生活,你的家庭、你的成長經歷、你最印象深刻的事件、出現過的人物、聽過最不能磨滅的說話等等,只要是有關於你的童年的一切,可以先客觀地紀錄下來。(以敘事治療為本的方式 -PositivePsychology.com )


2) 尋找童年情緒

回望所紀錄下來的事情,為各項細節尋找童年時的你,當遭遇各種情況、階段時的情緒及行為反應,以及更重要的,是各種情緒及行為反應後得到的外界回饋是甚麼。


3) 現在的我

先放下對童年的回憶,細心觀察、傾聽目前的自己,問一問自己:「我目前的狀態如何?」,坦誠地面對,仔細地描述下來。


4) 成為自己的偵探

從童年回憶,到目前的狀態,尋找當中的關連,思考目前的「我」與童年的「我」的共通之處,包括情緒及行為選擇。探索童年經歷對目前的「我」造成的影響。


5) 創造新模式

當我們能看到童年的「我」與目前的「我」的關連,我們可嘗試抽離目前「我」,問一問自己:「當我可以作出選擇,以怎樣的行為及情緒應對目前的狀態,會讓我感到幸福快樂?」。列出不同的選擇,嘗試實踐,並留意事情發展的微妙變化,一一紀錄下來。


參考上述的建議時,應給予自己寧靜的思考環境,不用規限自己在特定時間內完成,畢竟自我探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或許會用上我們一生的時間。


結語

連結「內在小孩」的過程,有機會勾起內心深處很多不快、傷痛的回憶及情緒。但唯有連結這些情緒,直視傷痛,才能增進對自己的了解,明白我之所以是我的種種原因,再成為我們想成為的自己。當然,首要的是你認為有認識自己及改變的需要,因為能幫助你的只有你自己。


最後,筆者推介各位讀者一本與內在小孩連結的書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,本篇文章也是參考該書的方向而撰寫。透過蛤蟆先生與心理諮詢師白鷺的對談,深入淺出地帶出自我的構成與內在小孩的關係,讓我們有更完整的方向進行自我探索。

292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