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認識「內在小孩」(上篇)


在波板糖仍屬於稀奇事物的年代,一位3歲小朋友,在親戚家中看到外國進口的彩色波板糖,因為好奇波板糖的真實模樣,便一直緊盯著波板糖。突然間親戚的一句說話「你唔好諗住偷走佢呀?」,讓這位小孩的小小心靈受到傷害,自尊心受創,同時感到委屈難過。假如這傷痛沒有被好好處理,將有機會在小孩的成長過程留下烙印,或許會怕再被誤解、不容易相信別人。這是歌手張敬軒在演唱會分享他小時候的故事,紀錄在《笑忘書》中的最後一句歌詞,「回憶當天三歲的波板糖」。


快樂、熱情、憤怒、悲傷、恐懼等都是我們所擁有的情緒。回顧小時候,測驗考試成績未如理常,有人會感到失望、有人會感到害怕,怕回家受到父母責難、但亦有人以積極的情緒看待,相信自己下次可以做得更好。面對同一件事,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以不同的情緒應對。每個人都有情緒,但運用甚麼情緒卻是一種個人選擇。我相信,可以的話,人總希望自己可以樂觀、輕鬆地面對人生的挑戰,但到底是甚麼阻礙我們這種相對正面的情緒選擇?其中一個關鍵是我們的「內在小孩」。


甚麼是「內在小孩」?

「內在小孩」是指「我們內心存在的兒童人格」,是我們兒童時期活過的經驗和方式 (https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31626)。我們出生時只有數種非常基本的情緒,但成長過程的經歷讓這些基本情緒發展成更細膩及複雜的行為模式,這些行為模式融為我們自身的一部份,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。其後當我們遇到不一樣的情形與場景時,就會以我們這套行為模式應對。


假如童年生活經驗多處於不安、恐懼、失落的情況,很大機會建構成傾向悲觀、憂鬱、憂慮的人格特質,以至於面對很多事情都以負面情緒看待。那是不是代表,只要童年生活相對完整,經歷順遂,我們就不會容易產生負面情緒?其實也不然。


當下的我們,是由很多過去的經歷、片段所組成,即使童年生活看似美滿,但當中的沙沙石石也有機會影響我們面對不同事情時的情緒抉擇。


「內在小孩」的威力

筆者曾經遇到一位學員,她的童年生活艱苦,作為家中老大,她總是挑起照顧家中老少的重任。以致已成年的她,在家庭、工作、朋友關係中都是擔當著「照顧者」的角色。她害怕自己會成為別人的負累,不想打攪別人,不如意事都是吞進肚裏,認為說出來只是造成其他人的負擔,無補於事。以至於在工作中,她會選擇自己處理所有事務,遇到問題選擇自己解決,把所有事情都扛在自己身上。


筆者之所以有機會聽到她的故事,是在一次課程期間邀請大家分享時,她只開口講了兩句,便哭了出來。後來情緒逐漸平伏,她再娓娓道出她的故事。當時我感受到的,是一種無助、沮喪、失落的情緒。幼年時的被需要、被委以照顧家庭的責任,養成她內心深處不能製造麻煩、要做好照顧者角色的「內在小孩」。這「內在小孩」一直沒有被關注、被連結,她以為人生蘊含的只有無奈、痛苦、責任,她以為只能以強悍的姿態應對人生的種種挑戰,而沒有其他選擇。


我們出生時普遍擁有快樂、憤怒、悲傷、恐懼這些共通情緒,然而在成長過程中,我們的情緒選擇會隨著外界的回應而循不同方向發展。簡單而言,孩子因期望得到關注而哭鬧,父母的反應可能是擁抱、安撫、給予愛;亦有可能因為避免寵壞孩子而選擇無視、忽略。過程中,孩子慢慢從父母的回應學習到甚麼行為會得到外界甚麼相應回饋,發展出一套生存策略,而孩子最在乎的外界就是最親密的父母,因此我們很容易在潛移默化下承存了父母的觀念而不自知。這些經驗累積發展成我們的兒童自我狀態(Child Ego State),於成年後,我們會不自覺地運用童年的情緒選擇,來面對成年後的種種相類似狀況。這些早期經驗塑造了我們不能磨滅的雛型。


假如我們能連結「內在小孩」,直視童年殘留的痕跡,理解我們的自我、情緒是如何被構成,才可讓我們在深受父母的影響下,仍可保持自己的獨特性而不致於成為父母的複製品。人生是一個可為自己負責任、可選擇的過程。當我們對自己的情緒及行為保有意識,了解背後建構他們的脈絡,我們才可以有意識地選擇以甚麼情緒、行為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情況,選擇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。


如何連結我們的「內在小孩」?請留意下期文章。


856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